1)杭州非遺+AI親身體驗營 (名額已滿 截止報名)

非遺良渚遇AI,古今交融訪杭州

活動内容

參觀非遺及中華文化相關展館(五千年中華文化起點良渚博物院,西湖龍井生產基地龍塢茶園、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動畫制作公司(花果山傳媒)及 AI 科技基地(文三未來科技體驗中心)。

活動形式

香港中學生赴杭州參加非遺+AI親身體驗營,尋根中華文化源頭,通過實際操作體驗 AI 與AR技術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認識歷史与新時代交融下的杭州。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2月

2) 中華文化進課堂短視頻學習課程

視頻學習

活動内容

面向全港各區域的中小學校,精心挑選一系列聚焦愛國情懷和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短視頻配合課件。同時,邀請各領域權威專家開展授課活動。

活動形式

據學生年齡和學校實際需求,在中國中央電視臺與電影頻道的合作支持下靈活精選19部央視官方推出的人文科學類記錄短片,結合故事、動畫等多種形式,同時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舉辦專家課堂,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走進香港中小學生的課堂。

活動時間

2025年9月-12月

3) 中華文化進課堂大學講堂

專家講座

活動内容

19部短片大致分屬四個板塊:中華文化、人與社會、歷史人文,與科技發展,活動根據短片相關主題開設了四個專家講堂

活動時間

10月14日(周二) 教育大學《絲路華章:中華文化千里行》

 

11月1日(周六) 理工大學《AI“魔法”解密中華文化寶藏》

 

11月8日(周六) 香港大學《漢字裡的中國:穿越3000年的文化之旅》

 

11月15日(周六)中文大學《科學發展與AI運用》

4)AI短視頻創作大賽

專業課程學習+中華文化主題創作

活動内容

師生組隊參賽,每隊由老師帶領 3 至 5 名學生。比賽擬收集並評選優質短視頻作品。

活動形式

參加學校內舉辦短視頻製作培訓,通過播放優秀中華文化短視頻作品,提供創意參考。介紹 AI 短視頻製作工具(如 AI 剪輯、AI 字幕生成等)。指導如何結合中華文化元素進行創意設計與編輯短視頻。向參與師生派發《中華文化進課堂-AI 短視頻教學教材小冊子》(24 至 28 頁),作為學習輔助材料。

活動時間

2025年9月-12月

5)AI創作工作坊

成為AI說書人:以新興科技解碼中華文化

工作坊簡介

學生將化身充滿創意的人工智能時代的AI說書人,用新興科技與人工智能工具打開中華文化的奇妙之門。
工作坊會教大家用AI語音合成技術模擬古人講述經典文學作品,或用圖像生成工具還原唐詩宋詞中的山水意境,或音樂創作工具生成符合想象的歌曲,以及學習視頻剪輯軟件、融媒體互動平台的應用等。學生可以把漢字的演變軌跡、文學的經典場景、有趣的民俗故事、中國歷史名場面,轉化為生動的短視頻、有聲海報或互動故事集等。
以新興科技演繹中華傳統文化,學生將在這個過程中,掌握科技工具的使用技巧,整體感受中國文字、文學、文化之美,提升中國語文素養,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工作坊以中華文化為主幹,新興科技為輔,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和態度,同時讓中華文化在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時代傳播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工作坊安排

小學講解30分鐘,指導學生實踐30分鐘
中學講解45分鐘,指導學生實踐40分鐘,休息5分鐘

工作坊場地要求

學校的電腦室,需要有流暢的網絡
每位同學配備一台電腦
現場需要有一位IT人員協助設備及場地管理

活動時間

2025年10月24日週五下午,10月31日週五下午
2025年11月7日週五下午,11月14日週五下午
2025年11月21日週五下午14:30之後,小學每次60分鐘,中學每次90分鐘
每所學校可選定1-2個時間段